相機及鏡頭是攝影人的工具,對於工具,當然要能自己維修,就如同士兵對自己的武器一樣,越是熟悉,就越有情感...
扯遠了,這次整修的主角是一台很老的單眼相機:PETRI V6+隨機附上的一顆PETRI C.C AUTO 55MM/F2.0,規格很普通,
相機諸元:
•Produced circa 1965 Petri Camera Co., Inc., Japan
•Film type 135 (35mm)
•Picture size 24 x 36mm
•Weight 1lb, 15.2oz (884.5g)
•Lens mount Petri Bayonet (!)
•Viewfinder SLR
•Exposure meter none*
•Shutter cloth focal plane,布簾式橫走快門
•Shutter speeds B, 1/2-1/500
•Self-timer (lever missing on mine)
•Accessory shoe and PC sync connection
快門比一般常見的1SEC~~1/1000SEC還各少二段,沒有熱靴,冷靴另配,外形特點就是比例很大的機頂,可見五菱鏡真材實料,
快門按鈕類似早期的德製相機,放在相機前方,鏡頭接環類似120的PENTACON SIX接環,就有一個外環旋上去,沒有測光,採外
式測光表,即使找得到,大概也都失效了。

這台機只花了幾百元買回來,再送修根本就是不划算,前機主說相機的慢速快門故障,鏡頭狀況也很差,真是這樣嗎?
機身部分,先進行觀景窗清理!
第一部分,拆機頂:
機頂如要拿下來,一定要拆的就是:過片桿,快門轉盤,迴片裝置
拆過片桿,旋下上面的螺絲,拆下固定螺絲二顆就可以拿下!


拆快門轉盤,上面有三顆螺絲,拆下即可,有些機種裡面有彈簧要小心掉了!



拆迴片裝置,直接旋下即可,不用拆圖中的螺絲,那是固定迴片把手用的。



機頂拿下來,好大的五菱鏡,全玻璃結構,難怪觀景窗亮度不錯!趁機清一下對焦屏及觀景窗內部,記住,不要去〞擦〞
要用氣刷吹,對焦屏可是很嫩的,擦花了就不好了!



清理完之後,順道拆下機身前方的皮革,重新上膠貼上,五十多年的機身了,不脫膠是不可能的。
測試快門的結果,發現簾幕動作正常,慢速並未故障,反覆測試,發現反光鏡在慢速時到一半就卡住了,再看看,
終於發現它的過片桿若是未拉到底,反光鏡上不去就會卡在半途,正確的正片要把過片桿拉到底,聽到〞卡啦〞
一聲才是過片完成,令我想起高中時用三零歩槍打靶,退殻也是這種聲音啊!

再來就是整理鏡頭,它的鏡頭是特別的接環,不是後來的m42規格,這顆隨機來的55mm/2.0 c.c auto,狀況很差,
鏡片組分成前後二組,應該是六片四組的設計,光圈葉在二大群的中央,鏡片情形尚可只有少數擦,鏡身上的濾鏡接環
已經撞得變形,應該是整個摔下去造成的,但是幸好內部的鏡筒並未受損,當初原主人稱還可以拍,內部充滿了油漬,
應該是亂加潤滑油造成的,光圈葉上面全是油漬不會動,光圈連動裝置也不動,一定得拆鏡了!

拆下光圈組及鏡筒!
拆時一定要記錄拆的順序,不然有可能會裝不回去!



拆下洗過的光圈葉,活像一群海狗!裝回去時只要按著順序排列即可,但要小心不要弄彎了!



拆很快,要裝回去很難,對焦組經過反覆試了很多次才裝好,原因是鏡筒內部有五個卡座,要同時卡住不太可能,後用
一次裝一個的方法逐一裝回去,前面提到此鏡曾有撞過,鏡筒內前端有點咬螺芽,所以原距離表尺不準了,這倒是沒關
係,無限遠可以對到就行!對焦筒上油一定要用專用油,我此次用的是日本的〞信越硅酮〞,轉起來手感真不錯,上任主人可能
是用一般的黃油,黏度不高,在鏡鏡內流得到處都是!

最後再把機身用銅油擦乾淨,過片把手拆下來,磨掉表面電鍍!
拆下來,實在太醜了!



拋光中,露出原來的鋁合金色澤!先用組砂紙磨下表面電鍍,再用細砂紙拋光一下就成了!



全部整理好了,又是一尾活龍!



至於那個歪七扭八的濾鏡接環,我找了一個46-52MM濾鏡轉接環鎖上去,剛好!意外的收獲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venchen5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