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一年多前我受到管伯伯所託,要研究下如何把 KONICA WAI WAI 17MM F11 的那顆超廣角鏡
改裝到L39機身上使用,當時因找不到合適的底座,於是土法煉鋼,用厚紙板黏好就裝上機身,結果
就是像這樣子:
拍攝結果當然是不理想:
為何要改裝這個鏡頭?理由就是它的表現實在太好了,根本不像是即何拍相機所拍出來的,可是受限於機身
只有一檔快門,即使有閃光燈也大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場合!大多數室內的照片一定拍不出來!所以改裝是唯
一的辦法,當然裝片更為容易也是一定的!
最近又找了合適的鏡頭底座,即塑料的L39機身蓋,一年多前市面上只能找到金屬制的,要在上面鑽孔
加工,除非有電動工具機,不然...而塑料的L39機身蓋,非常容易鑽孔加工,只需要一枝圓規刀,就可以
輕易的在上面鑽出想要的孔徑,但是如果是要改大型一點的鏡頭,建議還是找其他金屬的接環比較可靠些!
加工之後的L39機身蓋:
但是改裝過程中還要克服二個問題,一是waiwai的鏡頭法蘭距非常短,二是四周影像的解析度不良,這二點
都是源於它原本的設計,要克服這二點,我採用了以下的方法:
看到上面那張圖旁,有另一個木製的環,那是用來固定在鏡頭蓋內部的,因為鏡頭蓋本身頂多只有0.2mm
那麼厚,而鏡頭要內縮的話,已經沒有退路了,所以,利用"巴爾沙"木,也就是製作模型的輕木來製作一個
內環,以增加底座的厚度,巴爾木很好裁切,只需用圓規刀及美工刀就可以裁下所要的形狀了!全部以AB膠結合
之後,就像圖中這樣:
左側是我利用waiwai機本身的觀景器及一個黑色135底片盒製做的觀景器,waiwai的觀景器是一個獨立的單元,
很容易拆下來改裝,測試結果也非常準確!
實拍之後結果:
由於要克服周邊影像解力降低的問題(waiwai原來的機身內部底片室是曲面的,以此來改善周邊的解像力,
但我們一般使用的機身都是平面的,所以如果照著原來的法蘭距來調整無限遠,拍出來的照片會有周邊模糊
的情形!),所以把原來已經很短法蘭距再往內收一點,要這樣調整,必須使用高倍的看片器,配上明亮的對
焦屏反覆的觀察,鏡頭可以先用雙面膠固定,等確認之後再上膠固定好!仔細看第二張圖可以看到waiwai原
很近的對焦距離變成大約要20-30cm才對得到焦,但這一點點犧牲,周邊的解像力提高了!
塑膠鏡頭的抗曜光就像這樣,具有朦朧美啊!~~
這一張是接近地面盲拍,超廣角的魅力就是這樣!原則就是靠近一點拍!
但是,我在製作時,沒注意到的問題,試拍時就發現了:
這張照片上半部1/3正常,後半部出現紫光?其實就是機身蓋反光造成的,因為原來的waiwai機,鏡頭的四周
是有抗反光面的,所以,再次的修改成不反光的版本,像這樣:
至次效果如何?咱下回分解啦!
- Oct 28 Sun 2012 21:27
最近重新改裝之 L39 鏡頭__ KONICA WAIWAI 17mm F11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