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在購入數位單眼之時,第一個念頭會想要把機身上所附的那枝"標準變焦"給換成較"高級"的鏡頭,
有些人甚至直接攻頂,CANON用家大概就是直接買紅線"L"鏡,甚至從未使用過那枝KIT鏡就直接折價賣了...
可是,KIT變焦鏡真的那麼不堪使用嗎?你真的很認真用過它嗎?
的確,KIT鏡很不稱頭,外表上就沒有那種"專業"的氣勢,甚至於尾部接環都直接用塑料製作,看起來
就是"雞肋",實際上,現時的數位機身,在高ISO的技術上越做越好,ISO1600拿來拍照一點都不是問題
,而KIT頭的最大光圈不大,頂多F3.5,在望遠端大多是F5.6,但用在ISO400-1600這一段,仍然可以在
安全快門中使用,再加上防手震的普及,依然可以在微光中拍出不錯的效果!其次就是體積及重量,頂級鏡頭
加機身的重量,一機一鏡就接近二千公克,但是KIT鏡配上入門機型,大約就一千公克以下,如果你是個專業
攝影人,拍出最好的影像是工作需求,那沒話說,但是如果你是一般人出遊,背著不到一公斤的相機輕鬆拍,
還是要背著專業的器材,一機二鏡接近三公斤,走上一天保証肩膀受不了...或許再年輕個二十歲我沒感覺,但
當你還要帶著小朋友的用品,推車,還要再背上一個重重的背包,這時,你可能會感謝那台性能不錯,而且又
配著KIT頭的相機,而且它絕對可以符合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拍照需求...
CANON從2003年推出第一代普及機300D,EF-S 18-55/3.5-5.6這枝鏡頭就跟著問市,這枝鏡頭果真是
成本控制下的產物,塑料接環,幾乎消失的手動對焦環,沒有USM馬達,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問店家有無單機身
可買,直接略過...第二代有USM,第三代無USM但有了IS,第四代改進了IS,還是沒有USM,最近的一代是
裝上了STM(步進馬達)及IS,符合拍影片的需求...這枝鏡頭的優勢在於:輕量化及便宜...所以我找來改裝成全幅
機可用的鏡頭,在22MM-55MM這一段是可以用在全幅機上的,而且又有防手震及輕便的優勢,解像力嘛,如果
是在全幅上面,邊緣當然不好,變形控制在24MM之後可用,光圈收到F8解像力大幅提升,不管是用在APS-C或
者全幅,它都是一枝可以衝鋒陷陣,碰壞了也不會心疼的鏡頭...
看看它拍出來的照片:
在APS-C機身上就是(等效135)28.8-88MM的視角,另有一點是它的最近對焦是0.25M,相當近且好用的微距
功能,算是附送的功能!如果要改裝,找找IS第一代算是功能價格比最合理的選擇!
至於用在全幅,那就更有意思了!
這是我用底片機身拍的照片:
這張在變焦時轉過頭了,結果就出現了成像圈!
防手震加持下,室內以1/15快門仍可拍出清析的影像,沒想到在底片機EOS100上也可以用到防手震!
看完這篇,如果你下次是要出門去玩,可以試著改用你的KIT鏡,相信一天走下來,依然是"輕"鬆 愉快的!